新疆吐鲁番住村工作组:实现热依汗古丽的心愿
时间:2015年10月12日08:59 阅读:51167次 录入:wangbo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杨报道)深入开展“揭批挖讲”,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宣讲的课堂,请来村民现身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组织全村后进妇女过母亲节,引导妇女做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与邻为善的好榜样;组织大聚会、大联欢,让文化大院“火”起来,真正成为各族村民交流交融、加深感情的大舞台……
说起新疆吐鲁番市住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工作组为促进民族团结做的事,村民们有太多称赞的话想说,然而,最想表达感谢的,是15岁的热依汗古丽。
原来,2015年3月刚开学不久,正在上初一的热依汗古丽收到一笔来自“神秘人士”的捐助,虽然只有500元,但这对一个家有5口人、家庭年收入只有1万元、就连住校时每周五六十元伙食费都快交不起的农村女孩来说,已是莫大的支持。“老师对这件事也不太了解,他只告诉我,是爱心人士为我捐的钱,下学期还要再捐500元。我们一家人都打心眼里感谢这位好心人,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位叔叔还是阿姨,但我好想见见他,听听他的声音,亲口对他说声谢谢!”懂事的热依汗古丽心中一直盘算着这件事。
2015年4月,工作组成员卡哈尔·力提甫在入户走访时听到热依汗古丽的父亲阿不都拉·热介甫也提起这件事。“对助人的人怀有感恩之情是好事。不仅是你们,我们工作组也要向这位好心人表达感谢。我们一定尽快找到他,帮你们实现愿望。”卡哈尔·力提甫说。
经过与市教育局、恰特喀勒乡中学对接,工作组了解到,为热依汗古丽捐款的是一位名叫齐丽莉的安徽池州女孩。今年年初,恰特喀勒乡中学成为国内知名公益项目——“爱心王搏计划”的支援学校。当学校把筛选出的贫困学生信息公布在网站后,不少爱心人士便通过该项目展开资助。热依汗古丽就是受捐助者之一。
2015年5月12日下午,工作组来到热依汗古丽家,他们不仅带来了齐丽莉的消息,还为热依汗古丽带来了一份神秘“礼物”。
这是一封来自三千公里外的信,情真意切。卡哈尔·力提甫把它翻译成维吾尔语:“可爱的古丽,你好!看你的名字就能想象,你一定是个有着长长的辫子、大大眼睛的维吾尔族姑娘。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我会陪着你成长,直到你考上大学!”信的署名颇有意思,是“小眼睛的阿姨”。听到这里,腼腆的热依汗古丽笑了,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工作组成员顾波当即拨通齐丽莉的电话。“您好,我们是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住村干部。感谢您对热依汗古丽的无私帮助,祝您平安健康!”随后,他把手机递给一旁有些着急的热依汗古丽。“阿姨你好!谢谢你!”热依汗古丽用生涩的汉语有些羞涩地向千里之外的齐丽莉问候。电话那头,一个温暖的声音传来:“你好啊,最近学习还忙吗?”后面的话热依汗古丽虽然听不懂,但却明白,正是有了这位远在安徽的“小眼睛阿姨”,她的求学梦才能走得更远。热依汗古丽一边用维吾尔语表达着感谢,卡哈尔·力提甫一边帮助翻译,两人足足聊了十几分钟。
“要不是齐丽莉阿姨,我有可能很快就要放弃上学了,太谢谢她了!”热依汗古丽有些哽咽。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用好成绩回报齐阿姨。
通完电话,工作组还要让热依汗古丽和“小眼睛阿姨”“见面”。顾波用手机拍下热依汗古丽开心的笑脸,给齐丽莉发去微信,不一会儿,“小眼睛阿姨”也发来照片。“齐阿姨,您的眼睛不仅不小,还很漂亮,不如改个名字吧?”热依汗古丽笑着说。
齐丽莉27岁,是位公司职员,2009年大二暑假时,她曾来过新疆,新疆人的淳朴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等热依汗古丽上高中后,每年我将资助2000元,直到她大学毕业。”齐丽莉说。
据工作组了解,在喀拉霍加坎儿孜村,还有六个像热依汗古丽一样的贫困学生受到内地爱心人士的资助。工作组决定,与这些爱心人士开展融情互动,还要给他们寄去葡萄干、甜瓜等特产,表达感恩之情。“我们要与这些爱心人士保持联系,长期结对,请他们也参与到我们的‘访惠聚’中,要把这种各民族间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扬开来!”工作组副组长、吐鲁番市社科联王杉圣说。
地州新闻2015-05-19 12:23:27来源:新疆日报进入论坛分享到
说起新疆吐鲁番市住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工作组为促进民族团结做的事,村民们有太多称赞的话想说,然而,最想表达感谢的,是15岁的热依汗古丽。
原来,2015年3月刚开学不久,正在上初一的热依汗古丽收到一笔来自“神秘人士”的捐助,虽然只有500元,但这对一个家有5口人、家庭年收入只有1万元、就连住校时每周五六十元伙食费都快交不起的农村女孩来说,已是莫大的支持。“老师对这件事也不太了解,他只告诉我,是爱心人士为我捐的钱,下学期还要再捐500元。我们一家人都打心眼里感谢这位好心人,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位叔叔还是阿姨,但我好想见见他,听听他的声音,亲口对他说声谢谢!”懂事的热依汗古丽心中一直盘算着这件事。
2015年4月,工作组成员卡哈尔·力提甫在入户走访时听到热依汗古丽的父亲阿不都拉·热介甫也提起这件事。“对助人的人怀有感恩之情是好事。不仅是你们,我们工作组也要向这位好心人表达感谢。我们一定尽快找到他,帮你们实现愿望。”卡哈尔·力提甫说。
经过与市教育局、恰特喀勒乡中学对接,工作组了解到,为热依汗古丽捐款的是一位名叫齐丽莉的安徽池州女孩。今年年初,恰特喀勒乡中学成为国内知名公益项目——“爱心王搏计划”的支援学校。当学校把筛选出的贫困学生信息公布在网站后,不少爱心人士便通过该项目展开资助。热依汗古丽就是受捐助者之一。
2015年5月12日下午,工作组来到热依汗古丽家,他们不仅带来了齐丽莉的消息,还为热依汗古丽带来了一份神秘“礼物”。
这是一封来自三千公里外的信,情真意切。卡哈尔·力提甫把它翻译成维吾尔语:“可爱的古丽,你好!看你的名字就能想象,你一定是个有着长长的辫子、大大眼睛的维吾尔族姑娘。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我会陪着你成长,直到你考上大学!”信的署名颇有意思,是“小眼睛的阿姨”。听到这里,腼腆的热依汗古丽笑了,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工作组成员顾波当即拨通齐丽莉的电话。“您好,我们是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住村干部。感谢您对热依汗古丽的无私帮助,祝您平安健康!”随后,他把手机递给一旁有些着急的热依汗古丽。“阿姨你好!谢谢你!”热依汗古丽用生涩的汉语有些羞涩地向千里之外的齐丽莉问候。电话那头,一个温暖的声音传来:“你好啊,最近学习还忙吗?”后面的话热依汗古丽虽然听不懂,但却明白,正是有了这位远在安徽的“小眼睛阿姨”,她的求学梦才能走得更远。热依汗古丽一边用维吾尔语表达着感谢,卡哈尔·力提甫一边帮助翻译,两人足足聊了十几分钟。
“要不是齐丽莉阿姨,我有可能很快就要放弃上学了,太谢谢她了!”热依汗古丽有些哽咽。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用好成绩回报齐阿姨。
通完电话,工作组还要让热依汗古丽和“小眼睛阿姨”“见面”。顾波用手机拍下热依汗古丽开心的笑脸,给齐丽莉发去微信,不一会儿,“小眼睛阿姨”也发来照片。“齐阿姨,您的眼睛不仅不小,还很漂亮,不如改个名字吧?”热依汗古丽笑着说。
齐丽莉27岁,是位公司职员,2009年大二暑假时,她曾来过新疆,新疆人的淳朴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等热依汗古丽上高中后,每年我将资助2000元,直到她大学毕业。”齐丽莉说。
据工作组了解,在喀拉霍加坎儿孜村,还有六个像热依汗古丽一样的贫困学生受到内地爱心人士的资助。工作组决定,与这些爱心人士开展融情互动,还要给他们寄去葡萄干、甜瓜等特产,表达感恩之情。“我们要与这些爱心人士保持联系,长期结对,请他们也参与到我们的‘访惠聚’中,要把这种各民族间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扬开来!”工作组副组长、吐鲁番市社科联王杉圣说。
地州新闻2015-05-19 12:23:27来源:新疆日报进入论坛分享到
→返回←
爱心·王搏计划
“爱心·王搏计划”:一项由甘肃农民纪实摄影家王搏老师发起的民间性质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历经十余载,坚持不已。王搏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走访和实地拍摄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在各省市和高校举办影展的方式现场寻找资助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使成千上万名贫苦的孩子得到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自2002年起,资助形式逐渐向网络化转变,为实现更广泛的宣传和更高效的管理。至2005年,我们的第一个网站资助孩子数目已突破300名。2005年春天,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一些同学组织了资助行动的义工志愿者团体,并且重新制作了资助网站,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使资助行动更好的发展。2007年9月,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爱心·王搏计划与北京大学爱心社儿童组河北丰宁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大学爱心社资助部,以便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助学助教、图书募捐、实物捐助、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义工和资助人的民间自发力量,利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我们期待着您的帮助,我们也同样欢迎您的加入!
在线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