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15年徒步8万 一个农民摄影师漫行记
时间:2008年11月24日10:48 阅读:55628次 录入:eaglesg
http://phtv.ifeng.com/program/lnrs/200801/0103_1598_352195.shtml
(视频)15年徒步8万 一个农民摄影师漫行记
2008年01月03日 18:37凤凰卫视
相关标签: [陈晓楠] [凤凰卫视] [冷暖人生]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首播:周二21:50,重播:周三15:15
王博:这个女孩子叫宁彩霞,应该是8岁多。我就问这个女人我说这是你的女儿吗?她说是。我说她为什么没有上学?当时这个女人就跟我说,她的丈夫下肢残疾,她的女儿特别喜欢上学,但是没有钱。她这个孩子,那一天她是重新要报名,要去县城,早晨大概就是5点多吧,她们家的毛驴驮着她的行李,运她这要走出去。
主持人:给我们讲述照片里故事的这个人叫王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像这样的照片他一共拍了有3万多张,像刚才讲的这些故事,他脑子里有3万多个。王搏不是什么专业的摄影师,他也不是哪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哪个乡里调查的学者。实际上他不隶属於任何一家单位,他没有任何特殊的身份,是甘肃省天水县一介普通农民。过去这十几年里,他几乎走遍了大西北每一片贫瘠的土地,去寻访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而且多数时间里,他是徒步行走,自己算了一下大概跑过的路,累计起来也有8万,没有任何人交给他,如此艰巨的一个任务,也没有人赋予他,改变现实的任何权利一个农民,自己就这样开始了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西行漫记。
2007年年底,一个主题为“走出大山”的救助西部贫困儿童的图片展在北京大学三角地举办。这一次展览的组织者,是43岁的农民王搏。
王博:是,这是北京大学“爱心社”的办公室也是我临时借住了一天。这住一下,那住一下,也换了三四个地方。
记者:过这样的生活你觉得怎么样?
王博:无所谓,这种生活对我来说很习以为常了。
王搏的展览在好几个城市里都曾经办过,因为很难找到免费的场所,所以大冬天的展览也多半都是露天举行。其实说是展览,不过就是戳在地上的一些架子,几个绳子拽在柱子中间然后上面摆些照片。有的时候如果是在繁华街头的话,那么这些很简陋的绳子,架子就和周围的风景颇不相称。王搏的展览,不是为了实现他的艺术之梦,他有一个最为实在的目的,他所有的照片底下都有大量的文字说明,王搏也有一张非常长的名单,上面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详细家庭住址。如果看展览的人想要捐助的话,他就会递上一份协议,一式两份,一份自己保存下来,以知道这个学生被捐助了。另外一份是给捐助人,让他们按照地址,自己去和学生们按这种方式王搏自创的叫“一对一”的资助方式。看起来好像有点笨拙,有点原始。
在某些个城市,有时候等上十几天,才能签下来一两份,但就是这么一份一份地签,十几年以来,通过“一对一”方式捐助的学生已经有一万一千多名。从寻访到拍摄,到展览,再到寻找资助,在这份他自己给自己寻找的事业当中,王搏始终是一个光杆司令。
记者:几个月都走在路上,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在路上,那是种什么感觉啊?
王博:虱子特别多,就感觉到身上长虱子了,就是发痒嘛,发痒,一发痒就摸出个虱子来。
记者:都是徒步走,最远走过多久?
王博:最远走过是13天。
1986年,王搏买来一个二手相机在风景区招揽生意,因为喜爱摄影旅游,淡季时,王搏便背着相机外出采风。1992年冬季的一天,王搏来到甘肃会宁地区的一个村庄。
王博:这一家的一个老奶奶,大概70多岁,她们家有三个孩子,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实在是不忍心让孩子失学,但是没有办法。孙女已经失学了,说到这个时候,孩子就抱着奶奶,让奶奶不要哭,后来一家人都在哭。完了我就拍下了他们哭的那个镜头。瞎子父亲当时就跪下来,说这个孩子让我去养,他没有能力养。因为他这个要求,当时对我来说,就像意外的一种打击一样。
盲人父亲的请求出乎王搏意料,长到20多岁,这种被人求助,被人报以希望和期待的感受,王搏还是第一次。
记者:你是个来路不明的陌生人,他们放心吗?
王博: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可能认为我就是一个工作组。
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会供你们孩子上学。说出这一句话,王搏自己都不知道是怜悯是同情,还是冲动。不过有一点,王搏很清楚,眼前的这个孩子和自己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
砍柴禾卖钱,一背的柴禾卖一毛多钱,两毛多钱,换了几斤粮食。每个星期天都得去山里,无论刮风下雨,冬天还是夏天,都要去。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责任不光是你上学的责任了,还有家庭的责任。
记者:等於攒一点点钱以后,马上就去回到学校去?
王博:是。有口粮的时候,再去上学
这种断断续续的学业,也没有维持多久。初二这一年,王搏辍学回家当起了农民。
1988年,在会宁的村庄里,当王搏把镜头对准失学的孩子时,他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王博向这一家人承诺,如果有能力一定帮孩子完成学业。
记者:你说这个话的时候,你心里有多大的把握?
王博:因为那个时候我知道中国的“希望工程”已经开始了。我觉得这些照片拍了以后,可以给当地(政府看),因为这种状况已经存在。
记者:你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王博:是。
一段时间后,王搏拿着一些失学儿童的照片,找到当地相关部门。没想到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
记者:你当时受到的最大的置疑是什么?
王博:他们认为你没有合法的身份,你不是多事嘛,干这件事。会说一个农民,你没有资格干这事。
记者:这些说法没有让你觉得你自己在做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吗?其实本不该你做的事?
王博:就感觉到特别自卑,没有想像到。
记者:你当时自卑什么呢?
王博:自卑就感觉到自己特别穷,如果自己有钱,我就去帮他们。
几年间从县城到省城,王搏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问,几次三番地跑,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1997年冬季的一天,一家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愿意和他谈一谈。
王博:来了就问我,说你是干什么的?我就如实说,我是什么什么地方的,干什么的。完了,她说我怎么相信你?这个话我听得有点腻,你最好不要相信我,你还是相信这些孩子,你觉得能帮你就帮,帮不了,你去深入调查那个地址都在这儿,文字图片我都给你。她就说我有神经病,就让我滚出去。西北人有一句话是好男不跟女斗。当时我也没有生气,但是后来出来以后非常生气,当时的一个感觉非常强烈,如果是个男的,我今天跟他非打一架不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拎着一大包照片的王搏,满肚子的委屈不知该向谁诉说。
王博:那个时候也是第十七次到兰州,钱也花光了,没有钱住店。身上只有一个馒头。我就一直坐在大街上,但是大街特别冷,没有地方避风。
记者:你每拍一个人,可能就带走他们一份希望。这个希望对你来讲,都是责任砸到你身上?
王博:是,在这里面就是有很多的一些孩子,家长,老师给你哭,给你倾诉非常感谢你那个镜头。但是他哭了,他倾诉了,然后你就感觉到,自己的那种承诺像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我也就喝了一点点酒,喝酒以后心里就也就稍微激动一点,好像自己难以把握自己。所有的照片资料,我点火全烧了。一边烧照片,泪水止不住。感觉到精神没了,愿望也没了。
1998年春天,甘肃麦积山景区来来往往的旅客,发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在植物园里的树杈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图片。
王博:最简陋的个人影展?基本上是从我住的地方,到顶头的树上面,都让照片挂满了。多的时候可能也要一百六七十张。但是有些旅客很少感觉到很奇怪,也有一些旅客认为是在骗人。
这些满山遍野的照片,是出自王搏之手。此时,他是麦积山下卖茶水的一个小老板。两年前,兰州街头那一把火,让王搏几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清醒之后,他后悔不已,一方面心疼那些几年来攒下来的照片;另一方面,更是为没有真正能帮到这些孩子而耿耿於怀。所以思来想去,王搏想到了一个他自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他要把他拍摄的这些照片公之於众。有想资助这些孩子的人跟王搏签订一个协议之后,就可以获得学生的联系方式。王搏说这叫“一对一”。于是,他就继续开始拍照,继续把照片挂在公园里,越越多。王搏知道,每一张照片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焦急,盼望的心情。
王博:更让我能坚持下去的就是那些冷脸和冰冷的态度,就是你越受到拒绝你越觉得我要干下去。
在植物园里,展览了半年看照片的人不少正式协议一份也没有签下,於是有人建议王搏去更大的地方展出他的照片。
1998年春,王博背着100多张照片,来到了兰州市市中心的东方文化广场。
王博:我一晚上就没有睡觉,凌晨六点,去拉绳子,到早晨8点钟,180多幅图片全部展出来,照片下面围着很多人看照片。
记者:你第一次看到有那么多人聚在你照片下面,在看在说在想的时候什么感觉?
王博:当时就非常激动,第一个资助人叫金信义,资助了五个孩子。对我来说。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敢把头低下来。
记者:为什么?
王博:头低下来就好像是自己没有办法再控制感情,就一直仰着头,实际上眼眶里全是泪水。
记者:那你都不敢看他?
王博:我不敢看,我真不敢看。
这一天在东方文化广场,王搏和资助人签下了25份协议。
王博:最后有一个下岗工人也被这些照片上的孩子感动。他虽然穷,但他宁肯少吃一点,少喝一点,一百块钱一年,他都会帮一个孩子。纸上面留的那些字,我就一遍又一遍地看,看着心里就特别舒服,特别踏实。
这25份捐助协议,让王搏似乎看到了更多地希望,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救助。王搏没有停下脚步他从兰州到北京,从北京到广州。带着几百张照片,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
记者:你怎么样能够让人相信,你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没有任何的利益呢?
王博:我们的现场是不收捐款、捐物。也不中转任何人给孩子的钱
记者:在您手里没有任何的款项?
王博:我们不经过款,而且是我们把孩子的信息全部提供给资助人。你签完协议,是先去寄协议,而不是先去寄钱,去核实这个孩子。我们已经给你把大量的工作在一线做了,你核实的过程是你的权利。
记者:你只是牵个线?
王博:我只是牵线。当时就是有一点因为经过之前很多年的磨炼。我感觉到唯一行通的一条路,就在哪里用自己纯洁的行为来支撑这件事的本身。
几次影展之后,王博“一对一”计划被资助的学生从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返校园,王搏对自己的计划也更有信心。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带着相机进入山村,寻找失学儿童。
记者:你几个月都走在路上,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在路上,那是种什么感觉啊?
王博:虱子特别多,感觉到身上长虱子了。发痒嘛,一发痒就摸出个虱子来。这个地方吃水,非常艰难,从不洗澡。
记者:多少天不洗澡?
王博:有时候几,六七个月,甚至一年。
从一个村庄走向另一个村庄,从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王搏和孩子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期盼着希望的来临,这些孩子只要能够找到就非常穷,就让你触目惊心,就让你一看就放不下来,就总觉得你把这个孩子就像背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山里面背出来,给他们有一个非常新的一个希望。
记者:当这些人把他们的希望放到你的身上的时候,对你来讲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还是一种沉重的感觉啊?
王博:我觉得这一种认同,也给我很多力量,鼓励了我去前行。
记者:有人需要你的时候,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王博:是。虽然那个地方非常穷,但是那个地方的人非常善良,也非常好客。只要跟你能够达成共识,他就会拿出自己一两块钱,自家酿的酒或者买的酒来敬你喝酒,给你唱西北民歌,觉得和他们在一块是非常快乐。
王搏用镜头和孩子们交流,用镜头记录着每一张面孔的表情,他被这些表情所震撼,也被这些表情所感动。
几年间,王搏行走记录的地区,从甘肃扩展到宁夏,四川,陕西,13530名学生进入他的镜头,获得资助。
记者:在这个过程,让你觉得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最满足的时刻是什么?
王博:听到资助的学生考上学校,我就会千方百计地找一个电话,给资助人打电话,给他打电话的时候非常快乐。
在西部一双双孩子和家人的眼中,在一份份协议中,王搏感觉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看到希望的同时王搏也感到内心的脆弱无力,感到脚下的这一条路漫漫无边,感觉到让你没有能力没有余地去做这件事。
记者:你做不过来?
王博:做不过来,那个时候拍的孩子非常多的就是类似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多的。
2004年11月,多年来一直热心投入帮助王搏在北京开展“一对一”资助计划的北大志愿者接到了王搏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他将放弃自己“一对一”失学儿童救助计划,坚持了十多年的行动在北大缓缓落幕。
记者:当时写那封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王博:一直没有睡觉。
记者:当学生问你为什么不做的时候,你怎么回答他们呢?
王博:我基本上没有回答。我就不想让这些学生知道,觉得好像就是我的孩子,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把这件事澄清。
11月18日,王搏在北大组织了一场,最为悲伤的展览2004告别影展。这一天王搏没有在现场出现。
记者:你为什么不想去现场?
王博:那个时候就站在那个地方,总是感觉到冷。打颤,手也抖。因为那个气氛已经让我感觉到没法进入那一种气氛。北大的学生,他们也在流着眼泪发传单。当时我老远看了一下,就忍不住。所以我就再没有进现场。
接受完我们的采访,王搏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广州,那里人生地不熟,他还是又好不容易找到一些朋友,才愿意帮忙联系免费的场所。人家问他,说有两个地方,你选一下吧,他说我两个都去签一个是一个。我曾经问王搏,你觉得你是理想主义者吗?
他说不是,我曾经爱好文学,很想当作家,可是我现在觉得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并且做成了,这最重要。
(视频)15年徒步8万 一个农民摄影师漫行记
2008年01月03日 18:37凤凰卫视
相关标签: [陈晓楠] [凤凰卫视] [冷暖人生]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首播:周二21:50,重播:周三15:15
王博:这个女孩子叫宁彩霞,应该是8岁多。我就问这个女人我说这是你的女儿吗?她说是。我说她为什么没有上学?当时这个女人就跟我说,她的丈夫下肢残疾,她的女儿特别喜欢上学,但是没有钱。她这个孩子,那一天她是重新要报名,要去县城,早晨大概就是5点多吧,她们家的毛驴驮着她的行李,运她这要走出去。
主持人:给我们讲述照片里故事的这个人叫王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像这样的照片他一共拍了有3万多张,像刚才讲的这些故事,他脑子里有3万多个。王搏不是什么专业的摄影师,他也不是哪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哪个乡里调查的学者。实际上他不隶属於任何一家单位,他没有任何特殊的身份,是甘肃省天水县一介普通农民。过去这十几年里,他几乎走遍了大西北每一片贫瘠的土地,去寻访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而且多数时间里,他是徒步行走,自己算了一下大概跑过的路,累计起来也有8万,没有任何人交给他,如此艰巨的一个任务,也没有人赋予他,改变现实的任何权利一个农民,自己就这样开始了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西行漫记。
2007年年底,一个主题为“走出大山”的救助西部贫困儿童的图片展在北京大学三角地举办。这一次展览的组织者,是43岁的农民王搏。
王博:是,这是北京大学“爱心社”的办公室也是我临时借住了一天。这住一下,那住一下,也换了三四个地方。
记者:过这样的生活你觉得怎么样?
王博:无所谓,这种生活对我来说很习以为常了。
王搏的展览在好几个城市里都曾经办过,因为很难找到免费的场所,所以大冬天的展览也多半都是露天举行。其实说是展览,不过就是戳在地上的一些架子,几个绳子拽在柱子中间然后上面摆些照片。有的时候如果是在繁华街头的话,那么这些很简陋的绳子,架子就和周围的风景颇不相称。王搏的展览,不是为了实现他的艺术之梦,他有一个最为实在的目的,他所有的照片底下都有大量的文字说明,王搏也有一张非常长的名单,上面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详细家庭住址。如果看展览的人想要捐助的话,他就会递上一份协议,一式两份,一份自己保存下来,以知道这个学生被捐助了。另外一份是给捐助人,让他们按照地址,自己去和学生们按这种方式王搏自创的叫“一对一”的资助方式。看起来好像有点笨拙,有点原始。
在某些个城市,有时候等上十几天,才能签下来一两份,但就是这么一份一份地签,十几年以来,通过“一对一”方式捐助的学生已经有一万一千多名。从寻访到拍摄,到展览,再到寻找资助,在这份他自己给自己寻找的事业当中,王搏始终是一个光杆司令。
记者:几个月都走在路上,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在路上,那是种什么感觉啊?
王博:虱子特别多,就感觉到身上长虱子了,就是发痒嘛,发痒,一发痒就摸出个虱子来。
记者:都是徒步走,最远走过多久?
王博:最远走过是13天。
1986年,王搏买来一个二手相机在风景区招揽生意,因为喜爱摄影旅游,淡季时,王搏便背着相机外出采风。1992年冬季的一天,王搏来到甘肃会宁地区的一个村庄。
王博:这一家的一个老奶奶,大概70多岁,她们家有三个孩子,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实在是不忍心让孩子失学,但是没有办法。孙女已经失学了,说到这个时候,孩子就抱着奶奶,让奶奶不要哭,后来一家人都在哭。完了我就拍下了他们哭的那个镜头。瞎子父亲当时就跪下来,说这个孩子让我去养,他没有能力养。因为他这个要求,当时对我来说,就像意外的一种打击一样。
盲人父亲的请求出乎王搏意料,长到20多岁,这种被人求助,被人报以希望和期待的感受,王搏还是第一次。
记者:你是个来路不明的陌生人,他们放心吗?
王博: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可能认为我就是一个工作组。
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会供你们孩子上学。说出这一句话,王搏自己都不知道是怜悯是同情,还是冲动。不过有一点,王搏很清楚,眼前的这个孩子和自己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
砍柴禾卖钱,一背的柴禾卖一毛多钱,两毛多钱,换了几斤粮食。每个星期天都得去山里,无论刮风下雨,冬天还是夏天,都要去。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责任不光是你上学的责任了,还有家庭的责任。
记者:等於攒一点点钱以后,马上就去回到学校去?
王博:是。有口粮的时候,再去上学
这种断断续续的学业,也没有维持多久。初二这一年,王搏辍学回家当起了农民。
1988年,在会宁的村庄里,当王搏把镜头对准失学的孩子时,他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王博向这一家人承诺,如果有能力一定帮孩子完成学业。
记者:你说这个话的时候,你心里有多大的把握?
王博:因为那个时候我知道中国的“希望工程”已经开始了。我觉得这些照片拍了以后,可以给当地(政府看),因为这种状况已经存在。
记者:你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王博:是。
一段时间后,王搏拿着一些失学儿童的照片,找到当地相关部门。没想到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
记者:你当时受到的最大的置疑是什么?
王博:他们认为你没有合法的身份,你不是多事嘛,干这件事。会说一个农民,你没有资格干这事。
记者:这些说法没有让你觉得你自己在做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吗?其实本不该你做的事?
王博:就感觉到特别自卑,没有想像到。
记者:你当时自卑什么呢?
王博:自卑就感觉到自己特别穷,如果自己有钱,我就去帮他们。
几年间从县城到省城,王搏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问,几次三番地跑,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1997年冬季的一天,一家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愿意和他谈一谈。
王博:来了就问我,说你是干什么的?我就如实说,我是什么什么地方的,干什么的。完了,她说我怎么相信你?这个话我听得有点腻,你最好不要相信我,你还是相信这些孩子,你觉得能帮你就帮,帮不了,你去深入调查那个地址都在这儿,文字图片我都给你。她就说我有神经病,就让我滚出去。西北人有一句话是好男不跟女斗。当时我也没有生气,但是后来出来以后非常生气,当时的一个感觉非常强烈,如果是个男的,我今天跟他非打一架不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拎着一大包照片的王搏,满肚子的委屈不知该向谁诉说。
王博:那个时候也是第十七次到兰州,钱也花光了,没有钱住店。身上只有一个馒头。我就一直坐在大街上,但是大街特别冷,没有地方避风。
记者:你每拍一个人,可能就带走他们一份希望。这个希望对你来讲,都是责任砸到你身上?
王博:是,在这里面就是有很多的一些孩子,家长,老师给你哭,给你倾诉非常感谢你那个镜头。但是他哭了,他倾诉了,然后你就感觉到,自己的那种承诺像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我也就喝了一点点酒,喝酒以后心里就也就稍微激动一点,好像自己难以把握自己。所有的照片资料,我点火全烧了。一边烧照片,泪水止不住。感觉到精神没了,愿望也没了。
1998年春天,甘肃麦积山景区来来往往的旅客,发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在植物园里的树杈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图片。
王博:最简陋的个人影展?基本上是从我住的地方,到顶头的树上面,都让照片挂满了。多的时候可能也要一百六七十张。但是有些旅客很少感觉到很奇怪,也有一些旅客认为是在骗人。
这些满山遍野的照片,是出自王搏之手。此时,他是麦积山下卖茶水的一个小老板。两年前,兰州街头那一把火,让王搏几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清醒之后,他后悔不已,一方面心疼那些几年来攒下来的照片;另一方面,更是为没有真正能帮到这些孩子而耿耿於怀。所以思来想去,王搏想到了一个他自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他要把他拍摄的这些照片公之於众。有想资助这些孩子的人跟王搏签订一个协议之后,就可以获得学生的联系方式。王搏说这叫“一对一”。于是,他就继续开始拍照,继续把照片挂在公园里,越越多。王搏知道,每一张照片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焦急,盼望的心情。
王博:更让我能坚持下去的就是那些冷脸和冰冷的态度,就是你越受到拒绝你越觉得我要干下去。
在植物园里,展览了半年看照片的人不少正式协议一份也没有签下,於是有人建议王搏去更大的地方展出他的照片。
1998年春,王博背着100多张照片,来到了兰州市市中心的东方文化广场。
王博:我一晚上就没有睡觉,凌晨六点,去拉绳子,到早晨8点钟,180多幅图片全部展出来,照片下面围着很多人看照片。
记者:你第一次看到有那么多人聚在你照片下面,在看在说在想的时候什么感觉?
王博:当时就非常激动,第一个资助人叫金信义,资助了五个孩子。对我来说。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敢把头低下来。
记者:为什么?
王博:头低下来就好像是自己没有办法再控制感情,就一直仰着头,实际上眼眶里全是泪水。
记者:那你都不敢看他?
王博:我不敢看,我真不敢看。
这一天在东方文化广场,王搏和资助人签下了25份协议。
王博:最后有一个下岗工人也被这些照片上的孩子感动。他虽然穷,但他宁肯少吃一点,少喝一点,一百块钱一年,他都会帮一个孩子。纸上面留的那些字,我就一遍又一遍地看,看着心里就特别舒服,特别踏实。
这25份捐助协议,让王搏似乎看到了更多地希望,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救助。王搏没有停下脚步他从兰州到北京,从北京到广州。带着几百张照片,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
记者:你怎么样能够让人相信,你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没有任何的利益呢?
王博:我们的现场是不收捐款、捐物。也不中转任何人给孩子的钱
记者:在您手里没有任何的款项?
王博:我们不经过款,而且是我们把孩子的信息全部提供给资助人。你签完协议,是先去寄协议,而不是先去寄钱,去核实这个孩子。我们已经给你把大量的工作在一线做了,你核实的过程是你的权利。
记者:你只是牵个线?
王博:我只是牵线。当时就是有一点因为经过之前很多年的磨炼。我感觉到唯一行通的一条路,就在哪里用自己纯洁的行为来支撑这件事的本身。
几次影展之后,王博“一对一”计划被资助的学生从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返校园,王搏对自己的计划也更有信心。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带着相机进入山村,寻找失学儿童。
记者:你几个月都走在路上,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在路上,那是种什么感觉啊?
王博:虱子特别多,感觉到身上长虱子了。发痒嘛,一发痒就摸出个虱子来。这个地方吃水,非常艰难,从不洗澡。
记者:多少天不洗澡?
王博:有时候几,六七个月,甚至一年。
从一个村庄走向另一个村庄,从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王搏和孩子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期盼着希望的来临,这些孩子只要能够找到就非常穷,就让你触目惊心,就让你一看就放不下来,就总觉得你把这个孩子就像背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山里面背出来,给他们有一个非常新的一个希望。
记者:当这些人把他们的希望放到你的身上的时候,对你来讲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还是一种沉重的感觉啊?
王博:我觉得这一种认同,也给我很多力量,鼓励了我去前行。
记者:有人需要你的时候,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王博:是。虽然那个地方非常穷,但是那个地方的人非常善良,也非常好客。只要跟你能够达成共识,他就会拿出自己一两块钱,自家酿的酒或者买的酒来敬你喝酒,给你唱西北民歌,觉得和他们在一块是非常快乐。
王搏用镜头和孩子们交流,用镜头记录着每一张面孔的表情,他被这些表情所震撼,也被这些表情所感动。
几年间,王搏行走记录的地区,从甘肃扩展到宁夏,四川,陕西,13530名学生进入他的镜头,获得资助。
记者:在这个过程,让你觉得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最满足的时刻是什么?
王博:听到资助的学生考上学校,我就会千方百计地找一个电话,给资助人打电话,给他打电话的时候非常快乐。
在西部一双双孩子和家人的眼中,在一份份协议中,王搏感觉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看到希望的同时王搏也感到内心的脆弱无力,感到脚下的这一条路漫漫无边,感觉到让你没有能力没有余地去做这件事。
记者:你做不过来?
王博:做不过来,那个时候拍的孩子非常多的就是类似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多的。
2004年11月,多年来一直热心投入帮助王搏在北京开展“一对一”资助计划的北大志愿者接到了王搏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他将放弃自己“一对一”失学儿童救助计划,坚持了十多年的行动在北大缓缓落幕。
记者:当时写那封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王博:一直没有睡觉。
记者:当学生问你为什么不做的时候,你怎么回答他们呢?
王博:我基本上没有回答。我就不想让这些学生知道,觉得好像就是我的孩子,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把这件事澄清。
11月18日,王搏在北大组织了一场,最为悲伤的展览2004告别影展。这一天王搏没有在现场出现。
记者:你为什么不想去现场?
王博:那个时候就站在那个地方,总是感觉到冷。打颤,手也抖。因为那个气氛已经让我感觉到没法进入那一种气氛。北大的学生,他们也在流着眼泪发传单。当时我老远看了一下,就忍不住。所以我就再没有进现场。
接受完我们的采访,王搏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广州,那里人生地不熟,他还是又好不容易找到一些朋友,才愿意帮忙联系免费的场所。人家问他,说有两个地方,你选一下吧,他说我两个都去签一个是一个。我曾经问王搏,你觉得你是理想主义者吗?
他说不是,我曾经爱好文学,很想当作家,可是我现在觉得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并且做成了,这最重要。
→返回←
爱心·王搏计划
“爱心·王搏计划”:一项由甘肃农民纪实摄影家王搏老师发起的民间性质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历经十余载,坚持不已。王搏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走访和实地拍摄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在各省市和高校举办影展的方式现场寻找资助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使成千上万名贫苦的孩子得到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自2002年起,资助形式逐渐向网络化转变,为实现更广泛的宣传和更高效的管理。至2005年,我们的第一个网站资助孩子数目已突破300名。2005年春天,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一些同学组织了资助行动的义工志愿者团体,并且重新制作了资助网站,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使资助行动更好的发展。2007年9月,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爱心·王搏计划与北京大学爱心社儿童组河北丰宁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大学爱心社资助部,以便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助学助教、图书募捐、实物捐助、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义工和资助人的民间自发力量,利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我们期待着您的帮助,我们也同样欢迎您的加入!
在线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