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
时间:2010年06月16日17:17 阅读:52647次 录入:wangbo
2009年12月04日 10: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保守估计,甘肃会宁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
本报记者 张鹏
11月24日,甘肃会宁,赵小虎兄弟三人蜗居在县城仅有15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读书。他们家是会宁陪读家庭的一万分之一。陪读的爷爷靠摆水果摊挣生活费,奶奶为他们洗衣做饭。 本报记者 张鹏摄
甘肃会宁——这座古老的县城是中国西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可它的房价高得令人咋舌,均价2700元的房价直逼省会兰州。推高房价的重要人群,是来自四周乡村的农民。尽管平均下来,他们每年的纯收入,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许多农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进城,这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用当地人的话说,这要归因于“教育产业”的带动。
高房价的贡献者一部分来自会宁籍大学生的反哺,一部分来自乡村陪读家庭。事实上,乡村陪读家庭能买房者,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蜗居在县城窄小的出租屋内,梦想着改变未来。
在甘肃会宁这个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状元县,陪读家长的数量惊人:“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陪读者遍及城乡”。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听过“陪读”这两个字,而是代之以“跟着娃娃念书”。
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按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陪读同样蔚然成风。
“陪读现象在会宁,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王富葙说。王是会宁县电视台记者,1年前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题材,将镜头聚焦陪读族,拍摄了一部叫《黄土魂》的纪录片。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何以制造出规模如此庞大的“陪读农民军”?
“我们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供着娃娃”
“供孙子上大学,将来看我们能不能也享点福”,张桂芳有着农民式的智慧,“儿子这辈家里穷,供不起,到现在还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悬夜空,67岁的张桂芳老人佝偻着腰,摸黑走回县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龙袋,嘴里直哈白气。堆在墙角的袋子里塞满了捡来的废纸、塑料瓶——这是老人每天徒步环绕县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况好的时候,这些捡来的废品,每月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
张桂芳老人“点”(当地方言,意为租——记者注)的房子离会宁二中仅几百米。这片名叫西河滩的偏僻区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学生和家长。即使房东们不断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应求。尽管租金低廉,但对于很多陪读家庭来说,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项开支。
像张桂芳老人这样,来自乡村的陪读家长,大多聚居在学校周边。不大的会宁县城,业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
张桂芳需向房东支付每学期320元的租金,这项花销,自从大孙女三年前考入会宁县二中便开始了。这一年,这个农村家庭放弃了乡下18亩的土地,整体搬入县城。
农民离开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儿媳说,“跑得慢些,连吃的面都没钱买了。”
她的丈夫张玉昌,靠开三轮淘沙谋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间,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打小工赚钱。
在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玉昌看来,这很像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如果输了,3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领着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赌”赢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儿顺利考入甘肃省中医学院。
“我们会宁四五十岁的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当地方言,意指辛苦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记者注)供着娃娃呢。”张玉昌自嘲说。这位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农民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
王富葙是土生土长的会宁人。据他观察,会宁的陪读现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2004年前后,渐成气候。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了县城的幼儿园。他的老家,在韩集乡袁嘴村西湾社,那里没有县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儿园”。张建国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分信心来源于堂兄弟们的选择。明年,这个家族将有5个孩子角逐高考。无一例外,这5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均已在县城陪读多年。
“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从幼儿园开始便到县城陪孩子读书,张建国并非孤例。
会宁县幼儿园校长薛玉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整个会宁县唯一的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学生数量已逼近1000人,而将近1/3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很多农村家长来说,能进入这所幼儿园,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县城任何一所小学,进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进幼儿园的农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额的出现。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大班额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50人。
这也让薛玉霞忧心不已:班额过大,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两年,每到秋季入学,这位年轻的女校长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县教育局对招生数量严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跑到她的办公室,“求情下话”,这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延续到中学。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县城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会宁县曾于2006年建设了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同时,在这所学校展开小班教学试验——每个班至多不能超过35名学生。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两年。
该校副校长王向红告诉记者,2008年从全县小学分流过来的800多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而在会宁县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两所地处县城的初级中学,特大班额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离县城仅15公里的柴门乡中学,是离会宁县城最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从2006年开始,副校长窦顺宽明显感觉到初中的班额在缩小,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无疑,流失的学生进了城。
这条流失链条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农村的学生往中心乡镇转,乡镇的往县城转。”
窦顺宽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在会宁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生源问题是困扰柴门中学办学的首要难题。在窦顺宽看来,“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该校将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稳定生源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山大沟深、交通异常不便的会宁县,尽管“撤点并校”工作谨慎推进,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学和小学,但还是加速了一部分学生流向县城的步伐。
张建国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家门口的学校撤并后,他的孩子上学,需要翻山越沟,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本报记者 张鹏
11月24日,甘肃会宁,赵小虎兄弟三人蜗居在县城仅有15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读书。他们家是会宁陪读家庭的一万分之一。陪读的爷爷靠摆水果摊挣生活费,奶奶为他们洗衣做饭。 本报记者 张鹏摄
甘肃会宁——这座古老的县城是中国西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可它的房价高得令人咋舌,均价2700元的房价直逼省会兰州。推高房价的重要人群,是来自四周乡村的农民。尽管平均下来,他们每年的纯收入,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许多农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进城,这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用当地人的话说,这要归因于“教育产业”的带动。
高房价的贡献者一部分来自会宁籍大学生的反哺,一部分来自乡村陪读家庭。事实上,乡村陪读家庭能买房者,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蜗居在县城窄小的出租屋内,梦想着改变未来。
在甘肃会宁这个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状元县,陪读家长的数量惊人:“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陪读者遍及城乡”。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听过“陪读”这两个字,而是代之以“跟着娃娃念书”。
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按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陪读同样蔚然成风。
“陪读现象在会宁,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王富葙说。王是会宁县电视台记者,1年前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题材,将镜头聚焦陪读族,拍摄了一部叫《黄土魂》的纪录片。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何以制造出规模如此庞大的“陪读农民军”?
“我们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供着娃娃”
“供孙子上大学,将来看我们能不能也享点福”,张桂芳有着农民式的智慧,“儿子这辈家里穷,供不起,到现在还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悬夜空,67岁的张桂芳老人佝偻着腰,摸黑走回县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龙袋,嘴里直哈白气。堆在墙角的袋子里塞满了捡来的废纸、塑料瓶——这是老人每天徒步环绕县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况好的时候,这些捡来的废品,每月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
张桂芳老人“点”(当地方言,意为租——记者注)的房子离会宁二中仅几百米。这片名叫西河滩的偏僻区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学生和家长。即使房东们不断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应求。尽管租金低廉,但对于很多陪读家庭来说,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项开支。
像张桂芳老人这样,来自乡村的陪读家长,大多聚居在学校周边。不大的会宁县城,业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
张桂芳需向房东支付每学期320元的租金,这项花销,自从大孙女三年前考入会宁县二中便开始了。这一年,这个农村家庭放弃了乡下18亩的土地,整体搬入县城。
农民离开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儿媳说,“跑得慢些,连吃的面都没钱买了。”
她的丈夫张玉昌,靠开三轮淘沙谋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间,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打小工赚钱。
在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玉昌看来,这很像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如果输了,3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领着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赌”赢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儿顺利考入甘肃省中医学院。
“我们会宁四五十岁的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当地方言,意指辛苦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记者注)供着娃娃呢。”张玉昌自嘲说。这位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农民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
王富葙是土生土长的会宁人。据他观察,会宁的陪读现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2004年前后,渐成气候。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了县城的幼儿园。他的老家,在韩集乡袁嘴村西湾社,那里没有县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儿园”。张建国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分信心来源于堂兄弟们的选择。明年,这个家族将有5个孩子角逐高考。无一例外,这5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均已在县城陪读多年。
“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从幼儿园开始便到县城陪孩子读书,张建国并非孤例。
会宁县幼儿园校长薛玉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整个会宁县唯一的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学生数量已逼近1000人,而将近1/3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很多农村家长来说,能进入这所幼儿园,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县城任何一所小学,进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进幼儿园的农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额的出现。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大班额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50人。
这也让薛玉霞忧心不已:班额过大,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两年,每到秋季入学,这位年轻的女校长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县教育局对招生数量严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跑到她的办公室,“求情下话”,这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延续到中学。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县城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会宁县曾于2006年建设了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同时,在这所学校展开小班教学试验——每个班至多不能超过35名学生。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两年。
该校副校长王向红告诉记者,2008年从全县小学分流过来的800多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而在会宁县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两所地处县城的初级中学,特大班额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离县城仅15公里的柴门乡中学,是离会宁县城最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从2006年开始,副校长窦顺宽明显感觉到初中的班额在缩小,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无疑,流失的学生进了城。
这条流失链条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农村的学生往中心乡镇转,乡镇的往县城转。”
窦顺宽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在会宁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生源问题是困扰柴门中学办学的首要难题。在窦顺宽看来,“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该校将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稳定生源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山大沟深、交通异常不便的会宁县,尽管“撤点并校”工作谨慎推进,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学和小学,但还是加速了一部分学生流向县城的步伐。
张建国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家门口的学校撤并后,他的孩子上学,需要翻山越沟,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返回←
爱心·王搏计划
“爱心·王搏计划”:一项由甘肃农民纪实摄影家王搏老师发起的民间性质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历经十余载,坚持不已。王搏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走访和实地拍摄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在各省市和高校举办影展的方式现场寻找资助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使成千上万名贫苦的孩子得到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自2002年起,资助形式逐渐向网络化转变,为实现更广泛的宣传和更高效的管理。至2005年,我们的第一个网站资助孩子数目已突破300名。2005年春天,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一些同学组织了资助行动的义工志愿者团体,并且重新制作了资助网站,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使资助行动更好的发展。2007年9月,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爱心·王搏计划与北京大学爱心社儿童组河北丰宁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大学爱心社资助部,以便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助学助教、图书募捐、实物捐助、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义工和资助人的民间自发力量,利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我们期待着您的帮助,我们也同样欢迎您的加入!
在线影展